[中国教育在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
文章类型:媒体梧院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4-10-28  点击次数:634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要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基层治理的政治保障;坚持人民中心,夯实基层治理的价值立场;坚持“三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对发挥基层治理效能,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治理;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治理体系放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中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基层治理的政治保障
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基层治理必须以民为本。这一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一致性。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思想引导力、加强党的政策执行力、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做好基层治理的政治保障。
  (一)增强党的思想引导力
  确保基层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党的重要任务。要加强理论武装,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要求,指导实际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价值观念。要通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智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显著提高基层治理的效果,同时也展现了党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加强党的政策执行力
  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领导者,基层党组织承担着落实党中央决策的关键角色。一个高效运作的基层党组织对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基层治理的各项指示至关重要。如果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功能不全,或者权力行使不当,将会严重损害群众对党的信心,削弱党的领导地位及治理效果。因此,基层党组织需要合理有效地运用权力,致力于服务民众,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成效,保障基层治理目标得以顺利达成。要重视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建设,保证基层干部合理待遇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选拔具有坚定信仰、优良作风的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推动贤能人才上一线、精兵强将到基层,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党的方针政策有效执行。
  (三)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
  通过强化党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有助于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工作,能够加深基层治理参与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理解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共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及其能力的现代化。这样不仅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共识,还能集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二、坚持人民中心,夯实基层治理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治理应当以服务群众、增进民生福祉为起点和终点。通过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炼出新的内涵。
  (一)坚持人民为中心原则
  基层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把提升民众福祉作为最终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增长需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为民众营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这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层治理之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确保所有民众能够共享基层治理带来的成果。基层政府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惠及广大民众。
  (二)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基层群众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道德规范,始终围绕着人民中心展开,致力于构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公正守法的社会以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环境。要从关注基层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着眼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关注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激发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重要意义,规范行业制度规定、市民公约、乡村规矩等,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使之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来激发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信任民众的力量,鼓励民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活动中来。基层管理应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转变传统的被动执行模式为主动参与模式。整个基层治理过程都应广泛吸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全过程民主方式不断增强民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进而加深他们对自己家园的责任感,使得基层治理工作更加符合民众期待。
  三、坚持“三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中,使其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激活基层治理的新活力。
  (一)以自治为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基层社会协同治理
  自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由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城乡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实际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之中,需要从根本上培养民众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重建社会联系,增进彼此信任,从而形成真正的治理共同体。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确保它们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居民利益。通过推动村民议事会、居民会议等制度的完善,提高基层事务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参与度。通过选举产生公信力高、责任心强的基层领导人员,保障基层治理工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通过鼓励和支持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搭建协商合作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社会成员间的互信,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基层自治的能力。
  (二)以法治为保障,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法治建设过程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通过引导全体人民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使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办事,推动基层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基层治理相关的法律体系,确保所有行为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惩处,保证基层社会秩序稳定。持续完善法律服务设施,加速基层调解室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发展,增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机制,长期为基层民众和官员提供法律教育,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素养。
  (三)以德治为引领,推广德治教化,保持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发挥道德教育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坚持用道德教育引导行为习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乡村和社区,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工具,强化家庭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倡导文明风尚,摒弃不良习俗。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培育,建立健全诚信体系,营造崇尚美德的良好氛围。通过榜样示范、先进事迹报告等方式,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郑敬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机制探赜[J].探索,2021,(02):163-176+2.DOI:10.16501/j.cnki.50-1019/d.2021.02.014.
  [2]王永友,宁友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策略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1):6-11.DOI:10.15938/j.cnki.iper.2020.01.002.
  [3]许宝君.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价值取向、复合功能与辩证目标[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4,26(04):24-34.DOI:10.16029/j.cnki.1008-410X.2024.04.003.
  [4]刘丽莉,周建超.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路径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39-42.
  [5]薛殿春.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究[J].中国军转民,2022,(24):20-21.
  [6]赵改萍,王瑞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三维思考[J].三晋基层治理,2022,(02):5-8.
(作者:赵婉斐 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机制研究课题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校内实验楼三楼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