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波:源于热爱 成于坚持
文章类型:梧院人物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2-04-01  点击次数:14937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诚哉斯言,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是从优秀到卓越的动力。从一名普通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到文物鉴定家,再到如今梧州学院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馆长,一路走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文物的热爱与执着。  

 他就是我校一名党员教师、图书馆馆长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馆长的姚江波,多年来主要从事西周晚期玉器、青铜器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九十余部,获过多个奖项,其中《古玉珍赏》获得2013年度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中州学刊》、《中国文物报》、《江汉考古》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60余篇

学无止境,提升自我

 1995年,姚江波来到了河南三门峡市博物馆工作,在博物馆工作期间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让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欠缺,为此想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萌生。在博物馆单位领导的同意下,他边上班一边学习,考入了复旦大学文博系,在此期间用了两年的时间拿下了第一个文博专业的文凭证书。相继又考入了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学并获得学历证书。

 姚江波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进修天津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时,他既要在三门峡博物馆上班又要去学校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姚江波的求学之路显得格外的艰辛。每周都有课程,他必须两头跑,由于当时河南到天津师范大学的交通不便,需要经过北京线路才能到达。姚江波在中午下班之后就要飞快跑到火车站,“当时的我一分钟都不敢耽搁,生怕错过火车,“姚江波说道。从三门峡坐上绿皮火车后先到北京西然后到北京南,再从北京南转车到天津师范大学,经过一路的波折,刚好掐点赶上上课的时间。这种奔波的艰辛,姚江波经历了一年多,所幸后来北京天津通了城际高铁,路程缩短到了半个小时。

 梅花相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姚江波辛勤付出的汗水。在这“两头跑”的两年学习里,姚江波成功拿下了第一个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这两年里我经历得比较多,吃的苦也很多”。姚江波不断求学并坚定在文物这方面不断的探索,也折射出他对文物的热爱和执着。在博物馆库房工作的时间拉长也促使了姚江波对待文物日渐痴迷他说“文物这件东西,你一旦喜欢上了就会难以自拔,例如玉器、瓷器、青铜、还有一些角器、玛瑙、琥珀沉香这些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心中有“术”,眼里有光

 虢国墓地博物馆的筹建是姚江波一线文物研究工作的重要历程2000年他参与了虢国博物馆筹建文物的研究,虢国墓是1990、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大墓之一。为了整理虢国墓的文物,姚江波经常与保管部的同事整夜不睡觉,打着台灯,一件一件地看文物并进行整理、分类、记录、命名、给文物做简介。“文物的整理要利用器物类型学、考古学、历史学并且要掌握三要素,一是判断年代,二是辨别真伪,三是鉴定价值。”姚江波说道。而整理文物中也难免遇到困难,有的文物是没有历史资料,无法判定很难给它下结论能够整理好每一件文物,姚江波翻阅了大量期刊文献,从文物的最初部位入手,一步一步的着手研究在中途也会出现毫无头绪的时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因此熬夜就成了常态,研究文物虽苦,熬夜虽累,但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姚江波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物的内涵,并乐在其中。

 在姚江波看来,每一件文物都不是冰冷的,都有自己的温度,都是历史文化的鲜活映射。他怀着对文物的崇高敬意,对于历史的不断追寻,对文物的热爱,对文物鉴定这个职业敬畏心,他将这份工作需要地细致做到了极致。我为什么喜欢这些,就因为人可以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去行走,物是不会说谎的。这些东西是真正的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我喜欢在历史当中去行走,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去了解历史。

 当姚江波谈到关于文物研究方面的知识,他的眼里总是闪着光,忍不住介绍许多关于文物的知识。在谈到邢窑的时候,他认为邢窑是最令人动容、感动的唐代邢窑烧造的白瓷到达顶峰,邢窑的特点是白如雪,泪血似玉,胎体比较厚重,但是手握起来并不重邢窑寓意着人的身心一致、内外一致。“邢窑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邢窑是宁愿衰亡,宁愿死亡,也不愿做出改变,不愿改变任何一道工序。这就是历史,这就是骨子里的中国人。”姚江波说道。凭借着这一份热爱与努力,他出版了许多的鉴定文物书籍,如《唐宋白瓷鉴定》、《中国古瓷鉴定》等等,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文物鉴赏》教材被多个大学使用。

    矢志不渝,一往无前

“愿不愿意来梧州学院正式入职”?学校人事处领导的一通电话,开启了姚江波与梧州学院的一段缘分。2019年,姚江波走上新的岗位,担任梧州学院(兼)图书馆副馆长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西江商贸文化研究中的一员,在工作中他始终以高度负责任和热情的态度完成好自己的工作。2019姚江波年主持了广西梧州西江博物馆基本陈列,在他看来,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通过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到悠久而博大的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的使命就是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教学提供不竭的精神滋养。

 几十年的持续钻研,并非易事。大多数情况下,“幸运”的完整表述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期间,姚江波经历了由不懂得,到熟悉、到热爱、到离不开的过程,对文物保护工作充满了感情。他说做好一名文物研究员,不仅需要历史的责任感和可以为历史献身的使命感,还需要有对过去、对为未来、对历史负责的信念。即使有困难,也要坚定信念,不退缩,一个个攻克难关。

 虽然在研究领域和工作岗位上姚江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他没有停下深入学习研究文物的脚步,现如今仍在武汉大学与菲律宾永恒大学读博士,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物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坚持自己得梦想。

 作为研究员,姚江波对文物充满了热爱,对博物馆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作为老师,姚江波做到了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做到了诲人不倦。作为党员,姚江波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献身,为人民服务。他说道“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我就会义不容辞地去做。”

 姚江波的微信昵称“和聚万物”用了很多年,蕴含着他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在生活中,他也朝着“把所有文物聚集在一起研究,并且把它们研究得透彻,研究得精”作为自己研究领域的目标。

 源于热爱,成于坚持,姚江波在自己热爱的文物研究上,继续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光荣与梦想。

[文:大学生通讯社 农雨晴/图:姚江波]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校内实验楼三楼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