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就像一部记录青春奋斗的电视剧,2016级同学的大学生活剧本也即将画上剧终的句号。在大学里的四年相处,让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情同姐妹——就像韦雅倩和朱叶静。
6月初,在广西建工五建二分公司综合办公室,韦雅倩正在通过宣传群内联系在建项目通讯员,收集和编辑成稿件发到总公司;与此同时,在南宁的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的综合办公室,朱叶静正在策划着公司的一项活动……
韦雅倩和朱叶静都是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建筑类央企、国企工作。她们学同一个专业,住同一个宿舍,一起担任班干部,一起在大学生通讯社当校园记者,一起去报社实习……她们有很多“一起”,最终一起收获了成长和喜悦:大学四年间,韦雅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梧州市新闻二等奖、梧州市新闻三等奖、校级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编辑等荣誉与奖项;朱叶静获得了学校2017-2018学年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与奖项。
一起成为校园记者
校园记者,于她们而言,是一种责任和力量。时间回到2016年的9月25日晚,“我觉得一名校园记者要有责任心和好学之心,要把纸上的人物写‘活’,就要慢慢地去学习,慢慢走进一个人,慢慢讲好每一个故事。”站在第三轮面试讲台上的朱叶静谈到。这一轮是梧州学院网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学院网)特别的面试,第三轮公开面试,坐在讲台下一角的韦雅倩正在为紧张的朱叶静加油鼓劲,“加油,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成为校园记者。”经过公平公开的面试后,两人一起进入了学院网……由此,除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外,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校园记者。
刚刚成为校园记者的时候,对于写新闻就好像一张白纸,很多专业知识和技巧都还没有掌握,她们便抓住每一个可以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从着手写新闻开始,把会议内容、活动内容、采访提纲、采访内容一字一句写在笔记本上,记录内容时与录音笔同步跟进,在记不住的地方标注具体时间,后期写稿件需要素材时直接回到具体时间点便能快速找到,将学校举行的大小型活动当作历练机会,遇到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请教,积极参加文字摄影培训、浏览网站、阅读报纸,经过长期新闻写作慢慢积累起来。
亦师亦友,便是描述她们最好的言语。大三那年,韦雅倩担任学校媒体融合而成的梧州学院大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大通社”)第一届新媒体编辑部长,管理运营着学校官方微信,担任班级班干部、社团干部和繁忙的学业让她身上的担子变得愈加繁重。一直担任大通社干事的朱叶静开始主动向韦雅倩学习如何编辑、排版、运营,一步步接手新媒体编辑部稿件任务,为新媒体编辑部缺少人缓解压力。
专业学习各有方法
“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令人佩服是,更为忙碌的大三,她们并没有因为大通社的事务而耽误学习,韦雅倩专业成绩名列班级第一,朱叶静排名第四。当问及学习方法时,韦雅倩说道:“我这个人比较笨一些,勤能补拙。”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分析讲解,课后利用空闲时间复习。“方法是掌握学习最大的窍门。”朱叶静有着独到的见解,“课堂笔记很重要。有了笔记,下次回头一看,便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记忆。”翻开她的专业课本、笔记本,上面记了满满的笔记,每一本课本上都是如此。在她看来,要做学习的有心人,注重掌握学科的逻辑体系,课后重复温习,考试前对所有知识点进行重复记忆,攻克疑难知识点,才能快速掌握学习的技巧。新闻学专业教师岑颖智评价她们说:“她们的表现很好,上课也很认真,作业质量高,素养也好。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品学兼优。”在媒介管理学概论课程上讲到媒介领导这一章节时,岑颖智布置了关于课程内容的PPT作业,韦雅倩和朱叶静的PPT分析归纳得很到位,案例分析也很不错,有自己的想法,对课本的内容十分熟悉,岑颖智为她们打了高分。
紧抓时间,效率至上是韦雅倩和朱叶静学习上达到的共识,除了按时上专业课外,她们两人的课余时间基本在明理楼自习室、图书馆、微软IT学院里度过,保证专业理论知识不掉队。
优秀校园记者养成记
凡是过往,皆为序幕。回想起大学四年,她们心里最以忘怀的还是校园记者带来的收获与感动。
当然,新闻写作的脚步不仅止步于此,韦雅倩和朱叶静利用2017年的暑假期间外出前往梧州日报社实习,走过梧州的大街小巷,采编写与校园新闻截然不同的社会新闻。“2018年底,当时我积极参与梧州学院卓越新闻人才培训班的系统培训,有了一次到梧州日报社实习的机会了。”这次,朱叶静独自负责前期采访任务和后期完稿。历时一个多月的实习,她曾经跟着手机导航走过无数多的“冤枉”路,只身前往偏僻的住宅楼寻找新闻真相,新闻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集一体。
“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氛围是非常自由的,宣传部的老师鼓励我们去实践实习,教授我们立身的本领。”韦雅倩说道,除了到报社实习外,大四在宣传部实习的半年,使得她们获得很多的机会,去到更多的平台进行锻炼,得到了更大的成长!在实习期间,她们协助党委宣传部做好学校内外宣传报道工作,收集反馈学校舆情信息,对接梧州日报、梧州电视台等外媒的采访工作,在一次次工作中成长起来,渐渐开始独当一面。
正是如此,她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韦雅倩在梧州日报、广西云客户端、人民法治网、西江都市报、梧州学院官网官微等多家媒体发表新闻稿108篇。朱叶静在广西日报、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梧州学院官网官微等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12篇。
对待稿件,她们都用认真和严格的态度来看待,她们的言行举止以及肯吃苦肯努力的精神影响着大通社的学弟学妹们。现任大通社社长的罗程云说:“学姐们对待学习和工作时的认真,给我特别强烈的念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付出和努力,这样才会有收获。”
世间最美的相遇,是遇见另一个自己,她们成为彼此的知己和家人。如今,两人踏上了新的征程,开拍青春奋斗的一部新电视剧,带着彼此的梦想,逐梦前行。
[文:大学生通讯社 潘静仪、吴斌兴/图:受访者提供]
朱叶静
韦雅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