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这种“深度”它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在梧州学院仁爱湖旁一座不起眼的房间里,有位老人正在摆正一本本证书、擦亮一个个勋章,已经模糊的双眼也在这时迸发出激情的神采,口中开始讲述他获得奖项背后的故事。这位老人是梧州学院“光荣在党50年”勋章的获得者——农绍形。
农绍形,梧州学院离退休老党员,广西南宁人。他生于1950年8月2日,1968年参军入伍,1969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以党员的身份完成部队的学习、战斗任务。今年,是他入党的第52年。
在农绍形说起入党原因时,他总会记起小时候母亲时常挂在嘴边的红色歌曲。母亲对党的向往与感激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绍形,让他心中从小保留着对党的一份憧憬,且农绍形在学校教育时也时常接触到党的思想。“生在那个时代,就要为那个时代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绍形说。
“其实我一直都想加入部队去当兵,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后来真的实现了。”1968年,部队到地方征兵恰巧到农绍形所就读的初中修整。农绍形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和一个排长打完球之后坐在一起闲聊,他突然把军帽扣在我的头上,‘小鬼,帽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可以送给我吗?’,‘当然可以啊,衣服也可以给你,只要你和我们一起去当兵’。就这样,我踏上了军旅生涯,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农绍形看着手中五好战士勋章说。
农绍形加入代号“广字558”部队后,到桂林军分区、百色军分区两地执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闲暇期间,部队也曾指派他前往桂林701步校(现名桂林陆军学院)、“6955”野战部队学习更精进的战斗指挥技巧。有一次紧急任务,令农绍形记忆犹新。这天傍晚,部队的紧急集合哨声响起,他被领导抽出队伍直接上了一辆全帐篷封闭式的大货车,“当时我也是有点迷茫,直到车子停下来,看到兄弟军分区的战士也一起出现在车外,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紧急的秘密任务。”农绍形说道。
随后,农绍形和战友从首长手里接过物资:炒熟的米粒、防突发疾病的药品、行李,上山执行任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说的就是他们当时的情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农绍形和战友侦查的路线崎岖,稍不留神就会摔跤;路线也包括湍急的河流,他们必须手拉手,牵着重物才能渡过。农绍形上山后再也没有粮食补给,寻找食物要靠自己想办法。即使在如此缺乏粮食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在吃老百姓种的粮食时留一些钱在原地作为报答。3个月的侦查任务对农绍形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这段时间里,不论艰难困苦,风吹雨打,农绍形和他的战友们都没有放弃,心里的红星始终照耀他们前行,他们相信坚持一定会胜利。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任务。
在梧州学院,农绍形主要负责治安工作。“当时我们保卫科的人员只有7至13人,一辆用来巡查校园的三轮警车。”农绍形谈起当时学校成立初期的工作环境,虽然人数少、管辖范围大,但是无论晚上几点,只要有师生需要帮助叫到他,他都会出现在师生面前。“那时候他们都把‘有事就找我’当成一种习惯了,我也明白我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农绍形说。让农绍形印象深刻的是好几次学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有人故意扰乱现场秩序。农绍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人劝到办公室进行思想教育,化解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矛盾。也正因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获得学校“保卫工作先进工作者”的嘉奖。
这些年,农绍形获得过无数荣誉与证书上,其中有一张证书上写着“抗洪抢险积极分子”。2005年6月,梧州爆发洪水灾害,河东地区受害严重,农绍形听到消息之后二话不说就参与到抗洪救灾的斗争当中,“即使我当时已经离开部队了,但是我一直记得我是一名共产党党员,现在,社会和人民需要我的帮助,我就站出来了。”他的回答表现了他为国为民服务的决心,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农绍形非常珍惜这些证书和勋章,把它们一个一个的小心翼翼地放在盒子里珍藏。这些证书和勋章都是他成长途中不断蜕变的缩影,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印记,更是他跟随中国共产党前进脚步的证明。农绍形一生都在践行他的座右铭:“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竭尽全力做好能做的事”。
退休之后,农绍形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空洞乏味,他仍然关注着党的发展动态,收听新闻联播关注党的政策方针,坚持阅览梧州日报和梧州学院报。当他想到合理的发展建议时,也会主动与学校联系说出自己的见解。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平凡的生活中,谱写着不平凡的一生。
此外,他还呼吁大学生积极响应“学党史,知党情”的活动。他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我们仍要时刻牢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来的。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参与学党史活动,更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根’更加牢固。”
同时,农绍形作为父亲和爷爷,在教育后代方面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常提醒自己两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儿子,“我们都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以前也是拿过枪杆子的,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枪口是要对准敌人!后来我也拿过印章,也明白自己手中的公章是为了能让人民更方便、更安心而盖的。”他始终坚持做好子孙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后一代根植红色基因。农绍形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投身到党的行列中,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
他那52年、半个世纪的刻度,记录党前进的脚步,滚烫的爱国爱党之心如天边的红星,仍在闪烁。
[文:赵值贤、农雨晴/图:受访者提供]
农绍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