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为22时30分,屏幕后的邓小林仍在忙碌着。邓小林,中共党员,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平日里需要完成科研处的日常业务工作就已十分忙碌,但国庆、寒暑假本该放松休息的时间对他来说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这是他难得抽出的用于自己做科研的时间。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2009年3月,邓小林以优异的成绩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提前硕士毕业,同年4月来到梧州学院,成为梧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一晃就是11年。这11年他尝试了许多角色:学生、专任教师、教研室主任以及现在的科研管理岗位,这一个个角色见证了他的成长蜕变。
2014年,在学校的鼓励和资助下,邓小林脱产赴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博的这段时间是邓小林压力最大的时候,家庭、工作、学习的压力一度让他不堪重负,加之研究方向的改变,研究领域实验室之前并未涉及,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起步,博士求学之路显得倍加艰难。
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英语读写水平需要急速提高。因为博士课题从事的是基础研究,需要紧跟国际前沿和阅读大量英文文献,但英语一直是邓小林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一短板,他采用了原始但有效的方法——背单词和大量阅读,每天坚持花2到3个小时背单词,从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单词背到托福单词,同时坚持阅读英文文献。但这还不够,语法掌握不好对英文文献中的长难句理解会存在障碍,也会影响到后续的论文写作,他又开始学习语法,从最基础的语法看起。“一开始看英文文献的时候很不适应,要借助翻译软件实时翻译生词,经常会出现看完后面内容,忘记前面内容的情况。但经过半年的努力和坚持,我基本可以做到无障碍地阅读英文文献。”
他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快速掌握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邓小林研究的是缓冲系统吸能结构设计及其耐撞性,这是实验室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所有的技术都要边摸索边学习,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的理论知识、静态和动态的冲击试验技术、有限元的数值仿真技术和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技术。
“弹塑性力学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为了快速进入课题,首先需要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深夜从实验室回到宿舍时早已精疲力竭,但在洗漱后还是得打起精神继续学习。值得庆幸的是,同宿舍的另一位博士生第一年不住在宿舍,自己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到凌晨。”
“读博的第一学期,感觉是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高强度学习对身体的压力和学业上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对自己的身心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当时试验技术和有限元仿真技术相对容易掌握,结构的多目标优化则是一大难点,其实该技术本身难度并不大,难的是找不到相关学习资料,别人的论文中只是简单论述,然后就给出了优化结果,具体如何构建代理模型,如何完成结构优化却只字不提。”为掌握该技术,邓小林翻阅了大量期刊文献,甚至反复查看软件自带的数百页的英文帮助文件,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可用的案例或线索,无数次获得希望,又无数次以绝望告终,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直到一天,在他加入的一个优化学习群,一位群友在群里的一句话突然提醒了他,回到实验室后他马上用提取的数据构建代理模型并尝试优化,而在那一刻,奇迹真的出现了,困扰他近1年的技术难关终于被攻克。
“读博期间,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以后才回宿舍,在实验室里平均每天工作长达14个小时。记忆中,几乎每天早上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晚上最后一个才离开。除了吃饭和睡觉,任何与研究无关的活动,对我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2019年7月,邓小林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读博期间,他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Thin-Walled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振动与冲击》等国内外SCI和EI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8篇,EI期刊论文2篇,8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26.732。“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有5位专家,其中有4位专家给我的“论文答辩表决票”中的所有指标打了“优秀”等级。”
2019年12月,35岁的邓小林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梧州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治学严谨,立德育人
2009年至2014年是邓小林的专任教师阶段,这一时期,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原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及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上课,在此期间,讲授了《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机械CAD/CAM技术》、《机械创新设计》等10多门课程。
其中《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与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等课程紧密相关。这门课程有一个特点:需要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这门课,每节课邓小林都会布置大量课后习题。学生们的课后作业多,这也意味着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们批改作业。“作业多,同学们的意见很大,但是不大量练习,他们的制图水平就难以提高。”事实证明,邓小林的坚持是正确的,他授课的班级都取得了很好的期末成绩。
除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邓小林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实验课下课,所有座椅都必须摆放整齐,即便不是自己使用的座椅也要全部清洁干净、摆放整齐;不能将除水之外的任何食品和饮料带进教室;除特殊情况,严禁学生上课迟到,不能晚到1秒钟......虽然对学生们要求高,他对自己同样严格要求,自任教以来,从未有过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情况。“我从不担心学生们在评教过程中给自己打低分,我自问所做的一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他们,对得起送他们来梧州学院上学的父母,对得起学校。”
虽然对学生要求严格,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们对邓小林的喜爱,邓小林上过的几乎所有课程的学生综合评价分都超过了90分。2012年原电子信息工程系举办年度“魅力电子”人物评选活动,由学生代表现场投票选出一位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最终邓小林获选。
邓小林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时的研究方向是产品数字化建模,来到梧州学院后他将三维数字化建模技术应用于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当时,梧州学院是广西区内少有的将该技术应用于机械教学的高校。其主讲的《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ProENGINEER》也在2016年获批为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这也是梧州学院首次获批立项的3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之一。
2010年邓小林与韦衡冰教授组建产品数字化建模团队,招收机械类专业本科生为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开展三维建模工作,在和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的三年间,产品数字化建模团队累计完成5000多张图纸。产品数字化建模团队的建立也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数字化建模学生,这批学生在拥有高水平建模能力的同时也为学校在广西乃至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摘得多项荣誉。2016年,邓小林担任梧州学院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负责人,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校一等奖获奖率、全国赛作品出线率、全国赛一等奖获奖数、全国赛总获奖数等指标在全区26所参赛高校中排名第一,创下了学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邓老师的数字化建模项目让我学会了Pro/ENGINEER建模与工程图在企业中的应用,在学校习得的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等理论知识也在建模制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而在机械学科竞赛过程中,我们缺乏机械设计制作经验,老师会悉心指导,答辩预演不流畅,老师也会及时给与指正和鼓励”,在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工作,原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甘林说道。
2013年至2015年,邓小林担任机械教研室主任,期间主持建设了2个机械专业实验室,主持起草了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势特色专业申报书、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改革项目申报书等一系列文件和申报书,这些教学和教改工作都为他的进一步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7年,邓小林主持的教改项目《机械专业数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在经过激烈竞争后,荣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也是学校首次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3个项目之一。
滴水穿石,厚积薄发
2020年,邓小林申报的《拉胀泡沫填充吸能结构设计及耐撞性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此前,他已经主持并获批了广西科技厅立项的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9月,在广西人民政府实施的“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的支持下,邓小林前往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为期1年的访学。访学期间,邓小林白天远程处理学校科研处的工作,晚上则边查资料边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报书。
邓小林的项目申报书经过了反反复复的修改,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文献的引用、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经过了仔细斟酌,反复思考。一些技术细节和技术方案则需要查阅大量英文文献,反复求证,以确保万无一失。申报书前后历经百余次的修改,最终顺利完成。
“拿下国基,只是一个开始,整个项目需要发表8篇SCI论文,还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今年在广西大学招到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计划明年能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再招一名研究生,希望在研究生们的帮助下把这个项目真正的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基金委的资助,对得起学校。”
邓小林对科研的执着热爱,对教学的严谨认真和他遇到的“贵人”们有着密切联系,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他的硕导、博导以及学校老一辈的教授们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009年,邓小林初至梧州学院时学校的吴洁明教授就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上了一课。吴洁明教授当时计划申报西江黄金水道现代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广西科技开发项目,但距离申报截止日期仅有一周左右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用一周时间撰写这种级别的项目申报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她决定一试。她紧急召集邓小林等人前来商议研讨,会后,项目小组马上开始分配任务,书写项目申报书,当晚就忙到了凌晨4点。“吴教授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当时我们一直通过QQ沟通交流意见,忙到凌晨4点的时候我已经累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吴教授仍然在QQ中持续地给出反馈意见,指出哪个地方需要怎么样修改,而第二天一早她还要去和项目申报的合作单位沟通协调。”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一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反复不断地修改申报书,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一份30多页,近2万字的项目申报书,而最后,该项目也顺利获批。在参与项目申报书的撰书过程中吴洁明教授的专注和严谨给邓小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对他的科教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邓小林已发表论文51篇(SCI,E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论文总他引次数超过310余次。其中,SCI论文10篇,SCI论文总他引次数84次,影响因子总和达29.354。
现在常有教师向邓小林请教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问题,邓小林则认为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找到创新点,并通过理论、试验或仿真验证了该创新点确实比现有的成果更好时,再对这个创新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而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
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邓小林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年轻教师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培养对科研的热爱,保持对目标的高度关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能脱颖而出,少一点功利与急躁,真正的沉下心去做研究。”同时他也鼓励有条件深造的教师去深造,通过读博等方式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The world is big enough to make anyone feel inferior.”这是邓小林的微信签名,这个世界大到足以让任何人自愧不如,这既是邓小林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自己的告诫,世界很大,优秀的人很多,邓小林仍将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
[文:大学生通讯社 吴斌兴 刘永琴]
邓小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