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科研服务: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
文章类型:学校要闻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11-16  点击次数:2665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科研工作立足于梧州、服务“一区一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辐射两广、面向东南亚。在我校师生的努力下,我校科研工作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近五年来,我校突出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的办学特色。科研工作也充分发挥校地互补优势、围绕地方需求,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科研平台、踊现了一批优秀科研工作者。这些科研机构的建设、优化和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涌现,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研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升

 20123月,我校的“人工宝石粘石、反石、自动刻磨技术及设备研发”课题通过广西科技厅专家组鉴定。我校成功研发了两种型号的“刻面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三种型号的“高精度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以及配套设备。我校研发的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不仅比手工工作快了5倍,而且加强了精度控制,产品质量还达到了3A级以上。最新型号的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为本地人工宝石市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宝石机械技术进步助推了行业发展。

 2014年我校研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并在苍梧县、蒙山县投入使用。该系统通过应用高效、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网上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做到信息到位、管理到位、监控到位,提高了新农合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校研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还实现了梧州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与不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广西卫生厅管理系统之间无缝对接,提升了政府部门对农村参合基金的实时监控,保障了农合基金的安全。

 2016年我校自主研发的“预算单位工资查询系统”升级改造完成。“预算单位工资查询系统”是一款拥有软件著作权的信息系统,它实现了个人工资数据的查询、统计汇总还对单位整体工资数据的各项项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向用户呈现数据。该系统的使用既为职工的工资查询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领导的检查与审查,同时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

 目前我校研发的工资查询系统除了本校使用外,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高校也相继引进使用,并与江苏金智数字校园系统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

 2016912日,我校软件开发中心研发的“扶贫工作辅助系统”在贵港市港北区正式上线试点使用。扶贫工作辅助系统让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精准扶贫帮扶人员进村时,掏出手机打开系统软件App,扫描帮扶户信息卡上的二维码,便可登陆该贫困户的信息页面,录入更新信息。既方便帮扶人员的信息录入也便于村乡区三级管理,只要打开手机或者电脑登陆该信息平台,所有的数据都了然于胸。

“扶贫工作辅助系统”由我校软件开发中心研发,是我校智力扶贫的一项成果,其主要功能是对扶贫工作信息的收集、统计、反馈和监督。“扶贫工作辅助系统”将扶贫大数据平台,扶贫开发融资平台,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乡镇、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以及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等“五个平台”融合其中,实现平台间无缝对接。“扶贫工作辅助系统”还可以使县乡两级政府各部门实现贫困户和扶贫信息的共享,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实现了‘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

“扶贫工作辅助系统”根据“互联网+精准扶贫”理念,实现对数据、人员、资金、项目动态监测,推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更精准、扶贫管理更精准,打造‘精准扶贫’大格局。“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试行,鼓舞了我校科研工作者今后突出抓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地方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社会化管理和党建工作。

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以来我校科研工作取得飞跃发展,建设了一批科研平台。科研平台的建设为打造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提供了平台支持,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2013年我校先后成立梧大战略研究院、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心、梧州元丰监钱币文化博物馆、西江流域契约文书陈列馆等科研平台。

 2014年我校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提升办学实力。这一年,学校获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宝石设计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行业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图像处理与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机电控制与快速成形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1个:“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科平台建设成效为历年最好。

 2015年我校先后成立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国际交流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近年我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紧围绕“紧贴业界,校地协同”的办学特色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基地。我校先后成立了“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师范学院校外科研实习基地”。

学科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2年我校成立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了学科建设办公室,着手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13年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校获得广西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培育学科1个:工程硕士(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1个;广西重点学科2个:旅游管理和机械及自动化;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个:软件工程。

 2014年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0人,有17人已取得学位。

 科研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近5年来,我校获得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逐年增长,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获得广西重大招标课题2项,获得广西“十三五”规划重大专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多项,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科研项目700多项。

我校近年重点科研立项展示图

 科研成果展示

 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2014年在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上我校展出了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此次展出的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是由我校机械与化工学院自主研发的一种珠宝首饰喷蜡快速成形系统。

 我校研发的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抛弃传统模具注射成型方法,通过运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首先对宝石首饰进行CAD建模,再由快速成型处理软件根据首饰的几何特征,对模型进行适应性分层,通过网络传送给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系统和喷嘴,由高性能复合材料逐层创建模型的各个部位,最后形成精密的首饰模型。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具有用户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无需指定特殊的工作地点,操作方便,通用性较强;可接收常用三维设计文件格式;成型材料价格低,运行成本低,制作速度快等特点,该设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我校研发的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经过对模型材料和软件调整后应用在体外器官模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个性化医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且前景广阔,推进该项技术在梧州人工宝石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意义深远。

    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20147月自治区教育厅(桂教科研201412号)认定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主任为我校校长杨奔教授,常务副主任为王建军博士。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要调查、收集和整理西江流域的史籍、碑刻、契约、木鱼书、牛歌戏唱本、宗教经文、地方志、族谱、蒙学、医药、民间小说、账本、票据、信札等地方文献,最后建立西江流域民间文献博物馆和西江流域民间文献数据库,同时中心成员对上述文献中的语言、历史、民俗、版籍等多个专题进行研究。中心由“广西教学名师”、“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优秀教师”、“梧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的骨干成员组成。中心成员目前共获国家社科基金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区哲社规划基金6项等课题三十余项,撰写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咨询报50余篇,其中《传统民间蒙学读物———杂字文献研究述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西江流域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的意义》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报》,获区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2项。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力图打造成粤桂两省、粤桂边境县市等多级政府的新型智库,为地方文献的保护、地方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以及粤桂边境地方文化建设起扛鼎作用。

 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1月,我校联合梧州奥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申报的“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我校立项建设的首个省级科研平台,是我校开展校地协同、推进转型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我校建设现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坚实基础。

 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加快光、机、电一体化光学设备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成果转化,加快研发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化光学仪器新产品,为我区光学产业的升级,重振梧州光学产业的辉煌做出贡献。

 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标志成果———“远程智能显微工作站研发”于2015年立项,并于2017年结题。项目以梧州奥卡光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XSZ-700显微镜机为基础,进行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并在产品外观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研发了一套光机电一体化远程智能显微工作站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的典范项目。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报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1项。 “远程智能显微工作站”的研发成功,将有力推动企业产品的换代升级,将对我区光学产业的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近几年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还有复合型光电显微分析检测仪器研发与产业化、数码显微镜图像处理APP等。

 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瞄准图像信息处理和智能信息系统研究的前沿课题,开展新技术研究,解决图像信息融合、图像信息表示、理解和识别、通信信号处理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获取重要成果。截止2017年,中心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5项,科研总经费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EIISTP收录3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8篇;取得国家专利11件、软件著作权5项。

【梧州学院报记者:杨鑫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拓扑图

港北区脱贫攻坚数据可视化系统展示

预算单位工资查询系统效果图

人工宝石材料3D打印机

远程智能显微工作电脑展示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校内实验楼三楼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