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纪事]设计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记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赛银奖获得者赖玲玲
文章类型:学校要闻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06-08  点击次数:3189

    近日,全国大中学生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校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2015级产品设计1班的赖玲玲在老师李委委指导下所设计的吊灯《SHELL灯》以优美的外形、实用的设计,拿下了大学组银奖。李委委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
    围绕大赛的主题——海洋文化,赖玲玲在广袤的海洋文化中选择了形态优美的海螺。在设计过程中,她在海螺外壳的旋转弧度中提取出比例使用到灯具上,并结合海水的透明质感,使用了透明玻璃材质,使整个灯具显得轻盈又美观。
    对刚学完基础理论课程,并且第一次接触产品设计思维的赖玲玲来说,这一次获奖充满了意外,同时也激发了她对产品设计的兴趣。开学第一周,《产品设计思维》的课任老师李委委就按照惯例,对产品设计1班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她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按照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规定,设计一个产品用来参加比赛。“如果不是老师的要求,我想我是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参加比赛的,更不会获奖。”

    对于第一次参赛的作品,赖玲玲无比认真。通过调研市场上的吊灯和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赖玲玲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下的吊灯形态传统,没有新意。为了寻找切合“海洋文化”主题的灵感,赖玲玲不断地在网上浏览海洋生物的图片,渴望能找到一种能突破传统吊灯形态、具有流动感的生物原型来设计自己的作品。
“看到海螺这一图片时,我心里想着就是它了。”她认为,海螺优美的体态正好符合她的设计想法。回想起那段寻找灵感的日子,赖玲玲笑着说:“那段时间,我只要出门,就会下意识地寻找吊灯,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
    《SHELL灯》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一开始,赖玲玲设计的产品并不是吊灯,但随着驱蚊器和落地灯这两个设想都被老师否定后,她接受了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形式多样化的吊灯作为设计对象。在赖玲玲的设想中,吊灯要尽可能的还原海螺的形态和质感,但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不管是一开始选择的木材还是后来选择的磨砂塑料,渲染出来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略显笨重,没有海螺的优美感。在多番尝试后,她才决定选择透明玻璃,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渲染的材质是透明玻璃,在PS里抠图时与背景融为一体,且吊灯的中间有缝隙,更是加大了难度。“单是抠图这一环节,我就花了整整一天,比建模的时间还长。”赖玲玲说。
    相比于比赛结果,赖玲玲更加关注的是设计产品的过程。她说:“对于这次比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谨记自己设计产品时的初衷,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如果不是同学在查看获奖名单时看到了赖玲玲的名字,并马上告诉了她,也许她还没这么快得知自己获奖。
    这次获奖,对于赖玲玲来说意义重大。大二的她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后,却仍对产品设计这一专业存在困惑。这次的比赛让她豁然开朗。“产品设计就是为了让人们使用起来更加舒服,我希望自己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的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赖玲玲说。
    据悉,全国大中学生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涵盖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景观、数字媒体等类别。本届大赛共有550所高校、84所中学参赛,共征集作品30680件,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均有作品参赛。 大赛作品经过评审专家的初评和终评,大学组共评出获奖作品1683件,其中:全场大奖空缺,最佳指导教师奖空缺,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36件(含最佳应用奖),优秀奖196件,入围奖1426件。
[文:校园网记者 余梦 何金颖 莫咏梅]

 

参赛作品

 

赖玲玲近照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校内实验楼三楼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